流眼泪常常被认为代表着忧伤,但有许多人明明不忧伤,眼泪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尤其是遇到强光、吹风的时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西宁爱尔眼科医院角膜与眼表科主任孙凌云指出,你眼睛的“下水道”可能堵了!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LDOD),在我国5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13.5%。它是我们眼科的常见病,指泪液从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排入鼻腔的通路发生阻塞,而使泪液不能或不畅排出,通俗来说是泪水排出的“下水道”发生狭窄或堵塞,表现为无法控制地流眼泪,多发于成年女性和中老年人,长期溢泪还可并发急慢性泪囊炎,进而炎症可向眶内蔓延,危及视力或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眼睛里的“下水道”
在靠近我们内眼角的地方有一个小点,这是泪道的开口,称为泪小点。“下水道”的结构包括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因此,“下水道”各种部位、各种原因造成的阻塞,会导致泪道阻塞性疾病。通常分为两类:
(1)泪小点异常:包括泪点狭窄、闭锁或缺如。
(2)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包括先天性闭锁、炎症、结石、外伤、异物等。
探寻“下水道”的真相
泪道冲洗是泪道阻塞性疾病常见的检查,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冲“下水道”。它是通过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打入我们的泪道,若冲洗时阻力较大,冲洗液返流或从另一泪小管流出,表示泪道阻塞,不同部位的泪道阻塞冲洗液的逆流的方向也不同。
另一常见方法——泪道探通法,则类似于疏通“下水道”的过程,它是通过使用专用的泪道探针推进泪道,根据推进过程中的阻力判断阻塞位置,根据破膜的落空感,判断阻塞的程度。泪道探通对于新生儿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阻塞也有一定的诊治作用。泪道探通时切忌使用暴力,否则可能损伤泪道粘膜而产生假道,导致继发性的病菌感染。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