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或点状、片状、条索状漂浮物,像蚊蝇飞影,看白色明亮背景时更明显,有时可伴有闪光感。也有人称之为“飞蝇症”。
目前多认为飞蚊症是玻璃体内的不透明物体投影在视网膜上产生的,故许多研究认为,飞蚊症即“玻璃体混浊”,但实际上两者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飞蚊症是患者看诊时描述给医生的主观症状;玻璃体混浊指玻璃体中出现不透明物,是客观体征。临床上常见的飞蚊症,经检查并不都能发现明显玻璃体病变。
一、类型
生理性飞蚊症:正常人注视白色物体或蓝色的天空时,可发现眼前有飘动的小点状或细丝状浮游物,有时闭眼亦可看到,但客观检查时却不能发现玻璃体的病变。随年龄增长,阴影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多,影响患者视物。
病理性飞蚊症:有些患者眼前突然出现漂浮物、漂浮物突然增多或眼前固定的黑影遮挡,甚至中心视力下降等,常因视网膜血管破裂、视网膜裂孔或玻璃体炎症引起,症状多严重并影响视力,需及时医治。
二、诱发原因
年龄在50 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出现玻璃体后脱离;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眼部外伤史;眼部手术史;眼内炎症。
三、医治
生理性飞蚊症症状较稳定,一般不影响视力,不需要特殊医治,可选择一些理疗手段缓解症状。但患者对“飞蚊”的过度担忧可能造成心理问题,医生和家属应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抚慰。
病理性飞蚊症的出现,提示某些损害视力的眼部疾病存在的可能,如葡萄膜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医治。
四、预防措施
生理性飞蚊症一般无法预防,病理性飞蚊症可以通过预防原发病的发生来降低飞蚊症的发病率。长期近距离用眼人群,如学生、文字工作者、长时间使用电脑者,应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眼睛;合理用眼,注意间断性远眺,休息双眼;高度近视者则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均衡饮食,多吃些明目养眼的食物;强光环境下注意护眼,外出可佩戴太阳镜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有效控制慢性病进展;防止眼部受伤,危险工作环境注意眼部防护。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