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这种疾病是目前来看比较多见的眼病了,它的出现波及到了许多的朋友,特别是一些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儿童,生活中朋友们可以进行近视的预防工作,但是应当避开此病预防时的误区才行。
来看看近视预防时的误区会有哪些呢。
误区一:孩子还小=假性近视,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其实,假性近视眼只占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比较小的比例(不超过3%),它只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而事实上,经过客观医学验光,孩子却是100度远视,根本不是近视。因此,年龄不是界定真假性近视的标准,视力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医学验光。
误区二:散瞳验光有害眼睛,事实上散瞳对眼睛并不造成伤害,散瞳后数日瞳孔即可自行恢复正常。青少年验光需要散瞳,即用眼药水使睫状肌麻痹、瞳孔散大,在消除调节作用的情况下验光。散瞳验光不仅可以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而且还能避免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尤其是幼儿或小学生散瞳验光,更有助于得到一个客观的指标,使验光度数更为准确。
误区三:戴眼镜早=近视加深,有些家长抱着“越早戴眼镜,以后度数会越高”的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一认识甚至比误区一中“假性近视观点”的影响更大。应该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条件考虑配镜方案。在配镜之前,其中一件事是接受验光,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矫正。
误区四:各种疗法都能矫正近视,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从小戴上眼镜。因此,孩子一旦患了近视,许多家长会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矫正。其实,现在许多矫正近视的方法和仪器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例如现在盛行的学生渐进镜,在防治近视发展方面的应用质量还处在研究阶段,更为重要的是,验配此类眼镜需要专业的屈光检查,包括隐斜度的测定、单眼瞳距的测量等,如果没做详细的检查验配出渐进镜,反而会加重眼睛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视功能。
从原理上看,都属于角膜塑形镜类,此种眼镜必须由具备行医资格的验光师经过详细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准确的验光及谨慎地斟酌,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方案,远不是任意人都可以轻松操作的。
预防近视的误区是以上的介绍了,近视的发病率是较高的,提醒朋友们要将近视疾病了解清楚才可以,我们在预防近视的时候要避开上述中的误区,才能让我们的预防工作顺利的展开,才能起到预防的质量,从而能降低近视的发病率。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