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需要等到成熟了才可以做手术,自己的白内障还没长熟,所以迟迟没手术。
原来是许多老年人陷入了这些误区
01、误区一
“人老了,应该看不见”
许多老人认为,人老了,眼睛应该看不见。事实上,白内障手术远没想象的那么复杂,通过一台五分钟左右的手术,大部分白内障病人术后能获得较好的视力。
大家要摒弃“讳疾忌医”的错误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像要定期体检一样,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尽早发现问题才能尽早医治。
02、 误区二
“白内障不是得长熟了再做吗?”
这是陈旧的白内障手术理念啦!自从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并推广超声乳化手术以来,白内障要等“熟了”再做这种观点已经落伍了。
白内障长得越熟越硬,超声粉碎所用的时间和能量越多,对眼睛的破坏越大,手术风险也越大。所以白内障手术要早一点做为好,一旦影响生活,可以考虑手术了。
一般的标准是,白内障患者视力降低到0.3~0.5,可以考虑手术。也有一些特殊要求的病人,虽然视力比0.5要好,但白内障的程度已经影响工作、学习、驾驶汽车等日常行为,也可以尽早接受手术。
03、 误区三
“这么大岁数了,也活不了几年了,点点药得了,不手术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其实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老人,年龄越大身体的疾病越多,他们大多不是不想看病,也不是看不起病,传统思想导致老人们虽然特别担心自己的健康,但是怕花钱,也怕给孩子添负担、耽误孩子的时间,所以有病也瞒着孩子,能忍则忍着不看。
临床上,许多老年人由于一直拖着不手术,白内障太重,导致视物不清、上下楼梯跌倒、生活质量下降、独立生活困难,反而成为子女的负担。还有些中老年人在白内障膨胀期未及时诊治,引起了青光眼等其他眼病,失去了手术的理想时期,视力视野挽救不回来,反而给家人带来了更多负担与愧疚。
接受手术后不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降低跌倒或者其他意外伤害的风险,减少对家人的依赖,而且也可能成为子女的好帮手呢。
做白内障手术比较简单,大多数身体情况都能耐受,年龄也不是问题。
04、 误区四
“眼睛太重要了,做坏了看不见了,不敢手术。”
白内障手术是外科手术中预后质量比较好、技术发展成熟的手术之一,手术比较快,基本没什么痛苦,不用紧张。
有些人手术后质量不理想,往往是因为老人眼睛还有其他影响视力恢复的疾病,比如眼底的黄斑变性、严重的糖尿病或者血管阻塞引起了眼底出血,如果伴随这些眼病,还需要与内科及眼底疾病的医生共同协助诊治,进行后续的医治。
05、误区五
“听说做白内障还会复发呢,要不要晚点做?是不是做了也白做?”
白内障手术也是吸除混浊的晶状体、植入新的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术后不再长出一个新的白内障出来,所以不再复发。
相信医疗技术,相信医生,许多疾病通过早期医治是可以获得并保留良好视力的。
文献来源:
转载自爱尔眼科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银川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