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下午,兰州新开源公司的职工杨义因病去世,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在人生的终点,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躯体架起了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将自己的躯体奉献给了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事业!
据照顾她的同事回忆,“记不清老杨什么时候患病的,我认识他的时候就已经患病了,老杨是个可怜人,一生都很坎坷,还病魔缠身,但老杨一直是一个热心人”,患病之际,他就萌发了身后捐献遗体的想法:“我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我能让它过得更有意义。
凭借着强大的内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病魔抗争了近20年。2019年6月,杨义发现自己病情加重后,杨义在西固区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杨义在签登记表时说,遗体捐献更像一场“生命接力”的比赛,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希望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的价值。
4月26日下午,杨义不幸因病去世,同事遵照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当地学院,角膜捐献给红十字兰州爱尔眼库用于救助角膜盲症患者。经评估,他的两片角膜均符合临床移植条件,至少可以帮助两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
甘肃省红十字会、西固区卫健局红十字会、西固区公安分局、新开源公司、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库、兰州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等工作人员对杨义及家属表达最深切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目前中国约有400万角膜盲症患者,每年新增10万。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由于角膜供需不平衡,大多数人得不到治疗,最终耽误了治疗时机。”红十字兰州爱尔眼库行政主任金樱表示,遗体捐献体现了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了解、接受、推广角膜捐献这一公益事业,让角膜盲症患者等待时间逐渐缩短。”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