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爱尔眼科举办的“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现场,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重磅发布了《2021国民生活方式与干眼相关性分析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依托遍布全国的爱尔眼科医院及干眼诊疗门诊网络优势,对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公益检查(2020年10月-2021年9月),共获得有效样本建档50983人次,其中18-60岁人群占比54.6%,60岁以上人群占比42.6%。该《报告》是目前全国较大样本量干眼大数据报告,亦是针对国民生活习惯与干眼的关联分析报告。干眼是多因素慢性疾病,人们的生活习惯会对干眼发病产生很大影响。《报告》旨在进一步了解与干眼相关的生活习惯,以更好地预防干眼的发生发展。
据悉,这已是爱尔眼科发起的第二届“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现场,爱尔眼科将联合爱眼公益基金会启动“致敬每一位为生活而拼搏的人”公益项目,预计未来1年内将为10万国民进行干眼公益检查,关爱全民眼健康!
超7成人睑板腺堵塞,泪膜不稳定者占比近6%
干眼是由多类原因造成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是一种现代人的高发慢性眼病。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统计,亚洲干眼发病率居全球前列,其中中国发病率约为21%-30%。以此推算,国内干眼患者数量约为2.9亿人-4.2亿人,平均每5人就有1-2名患者。①
“原来大家觉得干眼是小问题,业内觉得干眼诊断仅做一个泪膜破裂时间检测就行,治疗大多用人工泪液。随着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到来,人们用眼强度加大,导致干眼发病率逐年增高。干眼越发常见,其诊疗难度也越来越大,成为了一个值得家庭、社会、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今天爱尔眼科举办‘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对我国干眼患者的诊治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促进更多患者以后能规范、系统地进行干眼诊疗。”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眼表及角膜科主任邢华平主任说道。
《报告》显示:调研的5万余人中,睑板腺堵塞者高达71.6%,泪膜不稳定者达到59.7%,螨虫感染者占比为20%。
睑板腺堵塞、螨虫感染患者,更容易出现泪膜不稳定。“我们平时可通过多眨眼促进睑板腺多分泌油脂,来预防或缓解睑板腺堵塞。同时,还要注意个人用眼卫生,避免螨虫感染,以此有效降低干眼发病率。”邢华平主任指出。
5大生活习惯揭示干眼高发原因,长期使用眼药水可加剧干眼
《报告》结果显示:有“佩戴隐形眼镜1年以上”,“使用眼药水3个月以上”,“经常熬夜或睡眠质量差”,“每天使用电子产品4小时以上”,“化妆”这5类生活习惯的人群,睑板腺堵塞发生率皆超过74%。
30岁以上人群,泪膜不稳定发生率更高,女性更易得干眼
从年龄来看,30岁以上人群,睑板腺堵塞、泪膜不稳定与螨虫感染发生率都更高,分别为72.7%、60.2%与21%。
此外,从数据来看,女性较男性的睑板腺堵塞发生率更高,为73.1%,泪膜不稳定发生率为60.7%。女性更易患干眼。
据悉,为进一步完善干眼的综合诊断,满足患者个体差异需求,爱尔眼科前不久将遍布全国的干眼诊疗门诊进行全面升级。并由国际、国内知名角膜病专家领衔的高水平医疗团队,通过爱尔的“七步诊疗法”、国际化的诊疗技术和科学的慢病防控体系,旨在为患者提供从预防、诊治到康复的个性化干眼诊疗方案。
“通过今天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我们发现30岁以上人群更容易得干眼。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处于拼搏奋进期,为此我们启动了‘致敬每一位为生活而拼搏的人’公益项目,倡导全民关爱干眼。‘眺望未来的双眼,值得好好看’,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双滋润的眼睛,能看见更美好的未来。”邢华平主任如是说。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